《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瀛江小学 江丹
这是一节一年级一册15课的语文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亲切、精炼,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在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中,“主导者”应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课文的寓意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中,“认真”的主题和“观察”的互动,不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课件,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的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阅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我也注重阅读的教学,注重学生读书识字的过程,注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和情感体验。本课课文较长,通过多次扎扎实实地读书,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目的。学生从听读到自己读,从需要别人帮助到读得流畅再到获得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其实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过程,又是学生积极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课堂上集中精力指导学生认真读书,同时注意让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参加小组活动。
学生在读书后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孩子们根据小燕子一次次观察到的结果得出自己的认识,通过认真读书自己得来的,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不断积累语言,达到从读中感悟。但课后仍发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课文结束的时候,我应该让学生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妈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既深挖了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对课文的情感教育意义。
2、我也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创造性的作业,比如回去运用多种方法(味觉、触觉、用处等)再找找冬瓜和茄子的不同。或观察一种水果或蔬菜等等。
3、分角色朗读还不够,在小组读时要分清任务。
4、通过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地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小燕子的话,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戴着燕子妈妈的头饰,学生戴着小燕子的头饰,很快师生之间融入角色之中,读起来更能投入感情。